“建言‘十五五’,我为湖工献一策” 建言摘登(四)

时间:2025-07-07

【编者按】科学编制与实施学校“十五五”规划,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、教育强省建设部署,扎实推进“双升”战略目标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。根据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安排,学校自6月4日起,通过校园网主页、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办公自动化(OA)系统等渠道,面向全体在校师生、离退休人员、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,公开征集对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。活动启动以来,反响热烈,大家踊跃建言献策。现梳理部分意见建议,于6月16日起陆续发布,以飨读者。

彭*(教职工):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,建议学校以理工优势学科为基础,设立跨学科交叉研究生项目,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,鼓励理工类研究生选修外语与人文社科课程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,构建特色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,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。

刘*(教职工):高校辅导员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。我校辅导员编制率低于省内其他同类院校平均值,建议加强辅导员队建设,逐步解决辅导员编制问题,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姜*(教职工):根据“升大”目标,优化学科专业布局,确定主要学科门类;积极对接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,制定支撑主导产业学科建设方案,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;改革学科建设与管理体制,加强学科绩效考核,严格管理学科建设资金,确保经费使用实效。

舒**(教职工):对照“双升”目标的指标体系,强化项目管理,提高资金使用绩效。重大项目实行“申报有目标、实施有考核、完成有评价”的管理机制。一是做好项目事前评估,对申报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评审;二是分批实施项目,根据学校各年的财力,按轻重缓急的要求分批实施;三是强化项目执行监控,按保障项目进度、绩效目标实现及资金安全的要求做好项目执行监控;四是强化项目完成后的绩效评价,将项目完成后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负责人的年终绩效、职务晋升等挂钩。

黄**(教职工):充分发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核心支撑作用,确保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基于事实、目标精准、实施可测、成效可评,实现数据驱动规划、量化赋能发展。实现数据来源自动化,尽可能打通教务、学工、人事、科研、财务、校企合作等业务系统,实现关键数据的自动抽取与整合,提高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;开发可视化数据平台,实时或定期展示规划核心指标的进展状态、达标率、与目标的差距,设置预警阈值,对偏离预期的指标及时报警。

刘**(教职工):建议将智慧会议室管理系统建设纳入学校“十五五”信息化规划,构建集预约审批、空间可视化、能耗监测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,接入OA系统,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培训体系,优化会议场所使用效率,实现管理效能提升与行政成本节约。

匿名(教职工):“十五五”期间,锚定升格“湖南工程大学”这一核心目标,重大项目应聚焦全校资源与力量,紧密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,积极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,汇聚外部智力资源,联合制定项目的总体目标与实施方案,提升项目的战略高度与实施效能。在学科建设方面,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部,着力打造2~3个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学科群,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与协同创新,积极探索“工+商”跨学科融合发展路径,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。

匿名(教职工):大力优化二级部门架构,对校内规模较小、仅2-4人的部门,可基于职能相似性予以合并,如整合部分行政辅助类小部门,以此削减冗余,集中资源。同时,设立成果转化中心,专职负责科研成果的评估、对接企业需求及推动转化落地;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这类直附属机构,以市场化运作模式,盘活学校资产,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。

匿名(教职工):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完善分类评价机制。建立分层分类评价体系,鼓励教师在不同领域(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、行政领域)发挥专长。搭建人才梯队,加强对行政人员办公能力的培养,提高行政效率。

匿名(教职工):用章用印的线下审批流程存在签字环节较为繁琐和不便的情况,建议试行用章用印的线上审批流程,提高工作效率,更好地满足项目申报等工作的需求,实现学校智慧化、无纸化办公管理。

(摘登由学科建设与改革发展处梳理,请大家踊跃建言献策)

Copyright© 2019.  版权所有湖南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与改革发展处  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   邮编:411104